最近,很多人拿到了体检报告,报告显示,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小息肉,如肠息肉、声带息肉、宫颈息肉、胆囊息肉等。此时,你是不是很紧张:息肉对身体有什么影响?是不是一定要切除? 专家称,有些息肉不易发生癌变,它们会与身体和平共处,患者不必紧张,定期复查就可以;但是也有一些息肉是“危险分子”,最好手术切除,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们可能发生恶变。 A 息肉多数长得慢,藏得深 记者了解到,上到鼻腔、声带,下至直肠、宫颈,都可能长息肉。息肉是良性肿瘤的一种,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。一般而言,息肉生长缓慢、也很隐蔽,比如胃息肉可能长到很大时,患者依然没有感觉。 不过,也有比较容易暴露的息肉,比如声带息肉或鼻息肉。声带息肉小如芝麻或绿豆大小的时候就能引起声音嘶哑,从而被发现。 B 胆囊息肉:符合指征要手术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习惯的多样化,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。但是,胆囊息肉多数无明显症状,常在体检时发现。一小部分胆囊息肉患者会有上腹部饱胀不适、泛酸嗳气、食欲减退等“消化不良”的表现,所以常常被当成是“胃病”。 据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杨路介绍,体检中经常发现胆囊息肉,若没有症状,息肉小于1厘米,可以观察半年至1年。经常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、腹痛等明显症状的胆囊息肉,或者息肉增大超过了0.8厘米~1厘米,或长得太快,医生通常会建议病人早做手术。 C 肠息肉:建议及早切除 肠息肉就是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,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发生癌变。宁夏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于晓兵解释说,“一般而言,肠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类。非肿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等,与肠癌的发病关系不大。但有一部分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可能会发展成腺瘤,而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,相当于定时炸弹’,原则上是建议切除的。通常,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。” 于主任提醒,肠息肉一般没有临床症状,只有一部分人会出现便血、黏液便、腹痛、大便次数增多、便秘等异常。因此,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做肠镜检查。如果发现肠息肉,可通过内镜切除,再送病理检查,明确治疗。 D 宫颈息肉:若不大先用药观察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长期刺激的结果,大多为良性,无明显症状,少部分患者会有与月经类似的出血症状。 “因宫颈息肉会产生有炎性刺激的分泌物,所以会破坏阴道生理环境,降低精子活力,息肉也会形成黏液栓,阻碍部分精液进入子宫,影响受孕。”宁夏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李熳称。 因此,女性应定期做妇科检查,若发现息肉较小时,可先用药物消炎。如果超过黄豆粒大小,可微创手术切除。术后应进行病理检查,确诊息肉性质。若病理检查有恶变,要进一步治疗。 E 声带息肉:视病情而定 声带息肉是较为常见的疾病,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长期发声不当、慢性炎症等有关。声带息肉小如芝麻或绿豆大小时,就能引起声音嘶哑。病情较轻的人可能只有轻微的声音改变,而病情较重的患者表现为嘶哑明显,甚至发声困难。如果声带息肉太大,可能造成喉腔阻塞,引起呼吸困难。 声带息肉也可能癌变,因此有声带息肉的患者最好尽早治疗,必要时可选择手术切除。 TIPS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,对于很多息肉,已能够在内镜下用圈套器割除,或以电灼、激光来治疗,病人痛苦小。但对于那些范围较广,体积较大的息肉,在内窥镜下切除有困难,仍需手术治疗。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