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眼下,昼夜温差较大,又有些孩子不幸感染手足口病,令父母叫苦不迭。该如何防治秋冬季节手足口病?11月4日,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左娟。
“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病原体包括20多种(型),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新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。”左医生表示,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,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,四季可发病,秋冬季发病的儿童也不少。它除了高发病率外,还有以下特点:传染性强,传播途径复杂。病毒可以通过粪便、飞沫和接触传播,传播速度快。
家长们要注意:处在没有症状的潜伏期、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可能是本病的传染源。
发病初期,出现不同程度的低热、头痛、咳嗽、恶心、呕吐等前驱症状。1天至3天后手、足及口部出现皮损,初为红色斑疹,随后发展为2㎜至4㎜的水疱,疱壁薄,疱破后形成灰白色的糜烂面或浅溃疡,皮损可同时发生于手、足和口腔及臀部。该病以口腔受累最多见,可达90%以上,口腔表现为疼痛性口腔炎,在口腔的硬腭、颊部、牙龈及舌部出现疼痛性小水疱,很快破溃,表面溃疡。重症病例,除有手足口病的皮肤及粘膜临床表现的患者, 同时伴有肌阵挛,或脑炎、急性迟缓性麻痹、心肺衰竭、肺水肿等。病程一周左右,愈后极少复发。 
手足口病与水痘较为相似,区分不及时,可能会耽误就诊时机,不利于疾病康复。外形上,水痘以周身性红色斑丘疹、疱疹、痂疹为特征,皮疹呈向心性分布,内有水,皮薄,像红色的小米粒,伴瘙痒感;手足口病疱疹相对较小,呈浅红色,相比水痘要红一些,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留疤。位置上:水痘通常全身都会出现疱疹,主要分布在胸、腹、背,四肢很少,不会有口腔和咽喉疼痛导致的拒食现象出现,长过一次后绝大多数会终身免疫;手足口病通常只会在这3个位置(手、足、口)出现细小疱疹。
对于手足口病,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:注意隔离,防止本病在幼儿园内传播。保证个人卫生,饭前便后要洗手,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多的地方,注意家庭环境卫生,勤通风,儿童出现相应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