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黄晓波(右)为患者做肺功能测试。 四月,柳絮携带着大量致敏花粉、灰尘和细菌飞扬,又到了哮喘高发季节。 对于哮喘,不少人因缺乏科学的认识,从而耽误了治疗。防治哮喘该怎么做?应当避免哪些误区?4月27日,记者采访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黄晓波。 误区一:忽视儿童哮喘症状 “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,一旦接触尘螨、花粉、药物等过敏原,就会发病。”黄晓波说,在临床工作中,他们发现不少家长认识不到孩子咳嗽、气喘是哮喘导致的,以致耽误治疗,影响孩子身心健康,甚至导致不可逆的肺功能损害。 黄晓波建议,当孩子出现症状后,家长应该第一时间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诊断,查找过敏原,合理用药,以控制哮喘反复发作。 误区二:症状好转擅自停药 黄晓波介绍,不少患者在服药后哮喘病情有所缓解,擅自减药或停药。 “哮喘是一种慢性病,需要长期用药。在缓解期间,支气管腔内仍有炎症存在,感冒、接触过敏原均可诱发急性发作。如果随意停药,会造成病情得不到控制而反复发作,甚至病情逐渐加重。”黄晓波说。 治疗哮喘最根本的药物是激素,不少人谈“激素”色变,拒绝用药。对此,黄晓波指出,治疗哮喘的鼻喷剂、吸入剂中激素含量很少,约0.1毫克至0.2毫克,按说明规律使用的话,不会产生副作用。 误区三:把哮喘当鼻炎治疗 黄晓波指出,哮喘可与变应性鼻炎同时存在。一些人发病的最初症状以鼻塞、流涕为主,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咳嗽、喘息等症状。如果患者春季或秋季反复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,同时有咳嗽、胸闷、呼吸困难,父母或家族中有哮喘病等过敏史,应考虑哮喘的可能,千万不能一味按照鼻炎来使用抗生素及感冒药,从而耽误治疗。 如果没有喘气,是否排除哮喘的可能性?对此,黄晓波表示,哮喘还有一些特殊类型:运动型哮喘是指患者活动后才出现咳嗽、喘息症状;咳嗽变异型哮喘则表现为患者夜间、清晨刺激性咳嗽,但是喘息症状不明显。 “不论属于哪种哮喘,患者都需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,找出病因,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。”黄晓波建议,患者加强健康管理,一方面可以记录发病情况,规避过敏原,合理饮食,自行做好控制。另一方面要定期随诊,在医生的建议下,合理用药或调整药物剂量,从而减少急性发作,达到控制病情的良好效果。 
|